時間:2024-06-04 09:27:27 來源:長安評論公眾號
[法安導讀] 在貴州省惠水縣的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,有一個獨特的稱呼——家房。這里,擁有三至五代血緣關系的家庭戶共同構成一個家房,而整個自然村寨則形...
在貴州省惠水縣的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,有一個獨特的稱呼——“家房”。這里,擁有三至五代血緣關系的家庭戶共同構成一個“家房”,而整個自然村寨則形成了一個龐大的“大家房”。為深化基層自治,惠水縣以擺金鎮(zhèn)擺金村的苗族聚居地為藍本,大膽嘗試了“房長管家”的自治模式,意在構建一個鄰里互助、和諧共生的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典范。
團隊建設:
在擺金村,一個三級房長管家評選制度被精心構建。每個“家房”推選出一名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“小管家”,他們共同組成“房長管家”理事會。理事會通過成員間的管家會議,選出“房長總管家”作為統(tǒng)籌主管。為了保持管理的連續(xù)性和活力,“房長管家”實行季度輪值制度,確保每個季度都有新鮮的力量參與村寨管理。
職責明晰:
為了確保村寨的有序發(fā)展,“房長管家”理事會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職責。他們負責監(jiān)督和管理村寨的基礎設施建設、產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、矛盾糾紛調解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整治、民族文化傳承以及紅白喜事的操辦等七個方面。小事由“小管家”調解,大事則由“大管家”解決,確保問題不超出村寨范圍,為居民營造一個和諧安寧的生活環(huán)境。
制度完善:
為了保障“房長管家”理事會工作的順利進行,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被制定出來。其中,“一會三議”制度成為核心。理事會每季度召開一次管家工作總結暨交接會,輪值管家向理事會匯報當季工作落實情況和下季度工作交接計劃。此外,還推行了“小事小房議、大事大房議、難事上交議”的工作模式。村寨內能自行解決的問題,由“房長大管家”協(xié)商解決;超出村寨能力的難題,則上報給村兩委和鎮(zhèn)黨委政府進行協(xié)調處理。這一制度確保了村寨管理的全面性和高效性。
責任編輯:廣漢
聲明:
本網站圖片,文字之類版權申明,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,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,如果侵犯,請及時通知我們,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。
品牌推薦更多>>